第3363章 心神不宁(三) (第1/2页)
王亚欣这么一说,大家都来了兴趣,平时王亚欣很少发表对公司的一些看法,可能也是自己考虑避嫌的一些问题。其实在家里王亚欣跟方志强也尽量避免讨论工作相关的事情,虽然是很难避免,但是两个人也有意识的规避一些没必要的冲突。
“方总跟大家都是一起认识很久的兄弟姐妹,大家相互之间信任程度已经很深。我跟大家一起朝夕相处共事的时间并不是很久,而且又是偏法务诉讼相关的专业方向。所以如果说的不对,希望大家谅解。”王亚欣稍微顿了一下,环视大家,律师身上散发出来的强大气场还是不怒自威。
大家下意识点头后,王亚欣继续说:“我对于业务不了解,但是之前配合事务所审计过不少公司,通过之前的经验,我个人感觉现在的华强,存在几个问题:第一,公司合伙人制度缺失,方总本身的性格容易对自己有把握的事情通过激进的方式处理。大家也习惯了他做决策,大家来执行。这样久而久之,很容易变成一言堂。可以考虑咱们内部培养一个带批判眼光看问题的高管,或者外部聘请一个契合度高的职业经理人。当然,外部招聘合适的高管需要大量的时间磨合,适应。但是关键时刻,多一种声音,或者战略决策的时候多一个不同的意见,总归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王亚欣其实已经表达很委婉了,方志强本身呢,可以做一个好老板,但是做一个b轮,c轮甚至上市公司的ceo,坦白说还差一些磨练跟经验。方志强身边其实一直缺乏一个二把手,缺少一个合伙人,老毕虽然是方志强的好哥们,但是其实大家知道,老毕的能力可能也就到总监级别。王霞管理风格过于强势,跟方志强很难形成有利的互补。林珊、张振国对于技术更感兴趣,对于管理跟业务不愿意花太多的精力。但是在这个场合,自己当然不能说大家都不适合做二把手,只能绕了一下通过合伙人制度来表达这个想法。自己法律专业性太强,而且律师严谨的性格也不太适合创业公司初期业务优先的理念,何况现在再重新了解熟悉业务也需要大量的时间。王亚欣其实只想进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华强度过这个阶段,最多帮忙打理好公司法务相关的事情就够了,并不想两个人在同一个公司有太多交集。
王亚欣见大家陷入沉思中,继续抛出下一个观点:“第二,公司组织架构最好调整一下,华强跟之前的佳家、明达公司性质还不太一样。高科技公司应该有适合的组织架构,给业务提供高效的支撑。比如:现在的审批流程过于复杂,同时又缺少必要合规的内控制度。还有无论是人力资源部还是财务部,最好能招聘一个对行业更加熟悉的总监级人才。并不是现在对应岗位人做的不好,只是如果想满足华强业务增长需求的话,关键岗位可以招聘更专业的人才,这样对现有岗位上的人员也是一种提升。”
说到这里,王霞跟林珊不住的点头,她们两个也都觉得现在公司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一些部门甚至连本部门最基础的规章制度都没有。新人入职进来之后都不知道具体该做什么,流程是什么,只能靠不停的问人,或者老人不厌其烦的教。老毕也深有同感,一些从佳家跟过来的老人有一两个已经开始混日子了,公司缺少必要的绩效考核,导致一些老人浑水摸鱼,工作积极性不高。
“第三,也是我们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公司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很健康,方总这边还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回来。可能需要几位负责人,业务老大跟财务张雨曼一起梳理下未来三个月的资金流转情况。同时,建议开始准备开启下一轮融资。到了这个阶段,仅凭几个背书或者资源向人脉就拿到一笔融资已经不适合了。我们仔细梳理一版bp出来,盘点一下对我们这个阶段感兴趣的财务投资人或者战略投资人,等方总回来一起去见一下。”王亚欣说完最后一点,就停了下来,环视一周看了一圈。
“bp是啥?”老毕看了一眼王亚欣,有点不解的问。
王亚欣点点投,简单解释了一下:“bp就是businessplan,也就是商业计划书,投融资市场上一个关于商业构想、模式和计划的文件。简单理解我们的融资项目说明书也没什么问题”。之前华强公司融资都没怎么经历过正规的风险投资人谈判过程,老毕也没跟方志强一起见过投资人,所以对融资相关过程了解并不深。
“亚欣姐,我觉得你就挺适合做二把手的。”王霞听完后直接表达了对王亚欣的认可。关于王亚欣讲的前两点,王霞最近也有深有感触,一个公司怎么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是个难题。坦白说自己所在的几个公司做的都不够好。
王亚欣对着王霞笑着点了点头:“感谢王霞总的认可,但是我有自知之明,我不太适合做公司的高管。一来是因为跟方总的关系,二来对现有华强的业务,我既不熟悉,也没有特别强的兴趣。所以,法务相关的问题交给我,业务方面的问题还得看怎么找到合适的人。”其实王亚欣知道,自己跟李潇潇一样,都不太适合做公司的高管。自己跟李潇潇的能力都不差,但是当公司遇到关键问题的时候,李潇潇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干扰,王亚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