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新天府之国与战斗在安陵堡 (第2/3页)
这10年来大汉的读书人增加了几十倍,最顶级的报刊是极其赚钱的,于是记者身边配个画师采风,成为了大汉顶级大报刊的标配。
“郑兄此言有理,这点美景就应该让天下人都看到。”大家把这景象通通画下来。
谢俞想了想道:“全部画一个景象,未免也太单调了。”
江植马上说道:“我等这一年来还开垦出来了棉田和大豆田,各位记者要是不嫌弃,也可以把这些景象记录下来。”
“好!”这是记者带着画师,从不同的角度记录这片新开垦的田地。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江植带着这些记者看了安陵堡简单的作坊区,附近的草市。
这些记者对作坊不感兴趣,毕竟长安城的作坊区比一个县城都大,安陵堡的作坊区在这些记者看来不过是个草台班子。
当然他们没有明说,毕竟这话太伤人了。
倒是草市让这些记者兴致勃勃,因为草市当中大汉的百姓不多,反而是脸上涂着各种奇怪的颜料,差的艳丽的羽毛,带着各种奇怪的猎物的南蛮,更加让他们感兴趣。
谢俞问道:“这些蛮族的人看上去很守礼,和我们印象当中的蛮族不一样啊?”
这些记者也是有固化的印象,在他们看来,蛮人就应该是那种茹毛饮血,蛮不讲理,脾气暴躁的野人。
但这个草市看起来氛围却极其融洽,双方的交易也没有什么冲突。
他们可以看到这些南蛮大包小包的,弄的一些皮革,还有一些不知名的草药,一些漂亮羽毛,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野兽,甚至他们还看到蛟龙,果然不愧是蛮夷之地,竟然连这种神话的野兽都能看。
江植笑道:“当初为了在安陵堡垦荒,令君使用了上千斤的火药,驱赶着方圆百里的野兽,四方蛮夷,看到我们能使用火药,个个胆战心惊不说,还把令君奉为山君,野人莫不臣令君,不少部落时时朝拜。他们是不敢在我大汉境内乱来的。”
“而后令君与他们交易货物,沟通往来,教他们建设村落,开垦田地,新修水利。南郡四周的蛮夷都下山,学习我们大汉种地为生。
谢俞感叹道:“这就是教化之功,我大汉的君子当有这种使命,教导四境蛮夷成为汉人,让他们沐浴在我大汉的文明灯火之下,此乃上苍赋予我大汉的天命。”
“谢君此言有理,野人沐浴文化,李令君实乃我大汉的干臣,这一幕我得要记录下。”
“画师把这个草市画上,要让天下的百姓都看到李令君的教化之功。”
“诺!”
于是跟着这些记者的画师,纷纷把眼前这一幕记录在自己的画板之上。
十月,到了秋收时节,安陵堡的人越来越多,有一部分是新招募的屯垦人员,这批人大概有1000多人。
他们的到来极大地缓解了安陵堡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同时南郡方圆上百里的野人也纷纷汇聚于此。
他们是来给屯垦队打工的,屯垦队当初能开垦出20万亩田地,还能建立出一个相对完善的堡垒,和一个小的作坊区,四周的南蛮劳动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屯垦队不缺粮食,只要花个几斤粮食就能固定到一个壮劳动力来劳动一天,屯垦队也乐意用粮食来加快自己的建设进度。
而四周的南蛮部落也非常乐意给屯垦队打工,没别的因素,就是因为他们劳动力不值钱,没有屯垦队,他们只能想办法打猎或者刀耕火种,收获稀少的粮食。
但去屯垦队打工到手的收益却是实实在在算得到的,一日就可以获得5斤粮食,省点吃足够全家人吃一天。
大棒加甜枣一向是大汉教化的两大利器,在知道汉人有神器,他们打不过的情况下,南蛮部落还是更喜欢用自己的劳动力来交换食物的。
而今年屯垦队几万亩田地有上万南蛮的劳动力加入抢收的队伍当中。
上万人在金黄色的稻田当中,一大片被规划的整整齐齐的稻田,在众人的镰刀下一点点被收割好。
后方的农夫把这些稻田打包好,装上牛车,而后带到后方进行脱粒,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忙碌而又有序的丰收景象。
郑齐他们看到这幕极其激动,秋收总是让人高兴,更不要说这片原本的蛮夷之地变成了文明的富裕之乡。
而在长安城乃至在关中,郑齐他们的采风,也受到了极大的反响。
郑齐撰稿的那篇新的天府之国,详细介绍安陵堡现在屯垦的数据,和粮食预计的产能,更热烈的向整个大汉百姓宣传,要是能把长沙郡,黔中郡,南郡三郡荒地全部开垦出来,光这三郡就可以养活天下的百姓。南方才是大汉的未来,是后世子孙新的家园。
当然郑齐的稿子有图有真相,法治月报,把当初田地的画稿直接雕版在木版上,直接就印在这篇报道的上面,让所有人都能看到南郡肥沃的土地。
这篇稿子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亩产十石更是轰动天下,要知道大汉现在上田的标准依旧是三石,整个大汉平均的亩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