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八章 和平 (第3/3页)

好书推荐:

的大陆,但总归收获了重要的航海经验,以及初步的并不精细的海图。天竺那边,早都已经为王言的舰队探明。沿途补给也不缺,带的东西足够往返一趟。

毕竟去的时候人多,回来的时候只有开船的人,怎么都能解决。

王言写好了两张纸,等了一会儿墨迹晾干,分别盖上了传国玺和他的将军印,找来一个缩在角落降低存在感的宦官,吩咐其安排人手,将这两封信送去给孙策、士燮。

让汉庭派人的意思很简单,那边实在偏远,消息传递不畅,还不知道这边的结果。现在是汉庭的宦官,用了传国玺的印,又用了他王大将军的印,足矣证明真伪。

信的内容也简单,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要么等他整饬完了江南、蜀地的情况之后,大军南下,抓住他们一个个弄死,要么趁他还没过去的功夫,赶紧收拾铺盖卷滚蛋。

又讲了韩遂和曹操的事,让他们自己有个数。

交趾肯定是要占的,不过那边只有百万人口,并不急迫占领。毕竟王言基本算是无伤的全盘接收了老曹的一千三百万人口,这些人口的工作是相当繁复的,一时半会儿没有心思搭理孙策和士燮。

所以给他们一个机会,带着人去外面发展。如果他们不把握住,那就怪不得他了。明年送老曹离开的时候,顺路过去就把他们弄死。

….

就是可怜了孙策、周瑜,都是在这世界打出了偌大名头的人,在王大将军的世界中却没有交手就败了。是他们发展的慢,被更大的余波给冲击到了。

不过孙策也是幸运的,毕竟原本他统一了江东之后,就被人刺杀,后来没调养好,英年早逝。但是现在有了王大将军的乱入,导致孙策没有干过刘备,又不得不回去给袁术打工,躲过了杀劫,一直健康的活到了现在。

至于说大小乔,王言当然不会承认他也挺好奇的。要是孙策懂事儿,那么他就与大小乔无缘。要是不懂事儿,那说不得就有缘了。

但显然,面对当今的局势,孙策是一定会懂事儿的……

不过王言也没所谓,他又不是色中饿鬼,哪里能事事都尽善尽美。如果真为了这么点事儿,非得发大军去弄死孙策、周瑜,未免有些上不得台面。

虽然他确实是流氓出身,但他又不是真的流氓。士兵打仗不死人么?他的铁石心肠,并不是体现在这方面的,那实在不值得。

什么都是有价值的,或者换位思考,一些人在王言的位置上,说不得就会发大军。因为大小乔的美丽流传两千年,还是姐妹花,很挑动一些人的快乐神经。那么在这些人的眼里,因为这种多余的战争而来的死伤,长途远征消耗的资源,自然便比不上大小乔。

当然也有开脱的理由,毕竟昏君那么多,花样那么多,相对来说,如此行为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但对王言来讲,专门的去为了大小乔从而打一场多余的仗,那就是真的多余。对他来讲,这是完全的经济账。所以他才会说,孙策不懂事儿,顺其自然的弄死孙策、周瑜……

接下来的发展很顺利,老曹亲自出马,跟豪族们交换了意见,豪族们被迫同意放在武器,远征天竺。他们不同意也不行,在王言这他们是真死啊,骨头棒子还得被人盘上几百年。

所以蜀地各处险地的守军,全部放下武器。除了老曹筛选的精锐,全部都是各回各家。

而要远征天竺的消息,也大范围的传递开来。老曹最终保留了十万战兵,以及相应的年轻女眷、孩子,没有一个老人。就是他的战兵,岁数大的也被裁汰了,又补充了年轻人上来。

王言为他们提供更加先进的武备,以及出发的粮草,一直送到天竺的土地。

说实在的,这对于被选中的跟随老曹远征天竺的百姓并不公平,但是谁又在乎他们怎么想呢?曹操需要,王言不留,他们只能服从,再没有别的路。

选定了人之后,王言安排着这些人对蜀地的土地进行开发,第一批出发的人开始迁徙。他们要迁到沿海的吴郡,那里是长江的出海口,王言在那边有码头。

各种的东西都要运输,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各项的准备工作都要做好。等到了来年春天,老曹将会带着人,登上战舰,扬帆出海,远征天竺。

这是老曹要统筹的工作,王言要做的,只是安排人跟他们对接罢了,他还是主持着江南跟蜀地的工作,要彻底的稳定百姓,恢复生产建设。

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再一次的成为这片古老大地的主题,不同的是,这一次百姓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王言是纯粹的黔首,后来还成了流民,他跟百姓站在一起,缔造一个强盛几百年,思想影响几年年的强大帝国……

日常感谢投的好哥哥们支持、

感谢投推荐的众位哥哥们支持、

感谢默默看书的大哥们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