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取舍 (第1/2页)

在赵翌的干涉之下,李谦的任命被简单、粗暴地确定下来。

为了安抚各自的人马,汪几道和熊正佩都忙得不可开交。

在文书发出去之前,赵翌紧急召见了陕西巡抚夏哲。

“嘉南郡主的仪宾,朕都没给他封号。”赵翌斟酌着自己要说的话,怕自己说的太明白,又怕对方不懂,“不是因为朕不敬重嘉南郡主,恰恰相反,嘉南郡主是朕唯一的表妹,我们一同在宫里长大,比谁都亲近。可嘉南郡主仪宾这个人呢,怎么说呢,是朕的母后亲自给嘉南郡主挑的,如今嘉南郡主随着他去了山西定居,朕这个做哥哥的总不能让嘉南一辈子呆在山西吧?所以朕准备让嘉南的仪宾去陕西,任陕西行都司的都指挥使。这次叫你来,就是把人托付给你。你呢,要把他当成自己的子侄似的。他还没到弱冠的年纪,行事不免会有不周到的地方,你要多包涵,多给些机会让他历练,让他能快点独挡一面才是。有什么战事的时候,多派他上去督导,免得别人说他是靠着朕才能做这个都指挥使的。”

夏哲听了,立刻就跪了下来,恭声地应道:“皇上圣明,臣一定照顾好嘉南郡主的仪宾。”

他的心里却在咆哮。

既然要提拔自己的妹夫,那就把他放到山西大营里去啊!山西大营的首领也是都指挥使,还是从一品呢!还不用打仗!您把您的妹夫调到陕西去算是怎么一回事?陕西都司的都指挥使王成已经是个蠢货了,现在又弄一个人去,您还让不他们这些陕西的官员活命了?您还让不让陕西的官场正常运转了?

如今还让自己想办法把嘉南郡主的仪宾弄到军队,难道让他把那些将士的性命不当一回事,给您的妹夫垫脚吗?

这是人做的事吗?

可他不做,总有人会做吧?

而且是上赶子的做。

就像前些日子,汪几道一个在安溪任命的学生犯了事,汪几道写信给闽浙总督,让他帮忙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闽浙总督因被汪几道的这个学生怠慢过,不愿意帮忙,汪几道就趁机把闵浙总督调到了云贵做总督,把自己另一个学生调去了闽浙做总督,他学生的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釜底抽薪,现在汪几道和熊正佩都是玩软刀子杀人。

世道不同了!

他只盼着自己能平平安安地在陕西巡抚的位置干满三年,想办法调到京城里任个侍郎什么的,安安稳稳地直到致仕,也就心满意足了。

夏哲从御书房里出来,抬头却看见立在一旁的孙德功。

这可是个不能得罪的人。

他笑着上前,和孙德功低声地寒暄了两句,塞了个大大的封红给孙德功。

孙德功这个人在士林的名声还不错。

主要是他这个人收多少钱,就办多少事。明码标题,童叟无欺。大家找他办事,痛快!

夏哲没什么事找他,给他封红,不过是抱着“宁可吃亏,不可得罪”的心理。

孙德功却误会了。

他想了想,道:“皇上喊你去,是跟你说嘉南郡主家李谦的事吗?”

并不是娶了公主、郡主你就是仪宾。

这是个封号,是要在礼部备案的。

李谦虽然娶了嘉南,却没有得到这个封号。

好在是李谦没有在意,姜宪更没有把这个封号放在眼里,也就这样颇为诡异地没有人提起了。

夏哲忙应了一声“是”。

孙德功摸了摸衣袖里厚厚的封红,沉吟道:“夏大人,皇上是想嘉南郡主回京。”

至于其他的,就看夏哲有没有这个本事领悟了。

他总不能什么话都说得一清二楚。到时候两人翻脸的时候,被人当成是把柄给晾出来吧?

什么意思?

夏哲还真就没有明白。

可此时此地又不是说话的地方和时机,他只好揣着这句话出了宫。

在城西一个有些复杂的旮旯胡同里,康祥云正在他的好朋友郑缄喝酒。

这已经是他们这几日第三次聚在一起喝酒了。

桌上只摆了一小碟花生米,几块老豆腐,酒却是上好的汾酒。

两个人小口小口地呷着,好像在喝琼浆玉液似的,非常的享受。

康祥云道:“我们真的就这样跟着嘉南郡主去做个西席?”

郑缄小心地呷了一口酒,这才道:“我觉得能行。”

他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五短的身材,皮肤微黑,偏生胖胖墩墩的,看上去像个乡绅而不是个读书人。可他说起话来却条理清晰,一听就知道不同寻常。

“你想想,嘉南郡主为什么突然到京城来?而且还隐瞒了消息,悄悄住在了城外。又有什么事需要一位刚刚出阁的郡主到京城里来呢?”他说着,又呷了口酒,“我猜着,嘉南郡主十之是来给李家办事的。李家如今刚刚做了山西总兵,又能有什么事让嘉南郡主亲自上京呢?不是为了给李谦跑官,就是来京城打点那些能给李家帮得上忙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