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弯道超车 (第1/2页)

好书推荐:

弯道超车

深镇则是由于和香江隔江相望,不少有条件到深镇了解情况的港商,逐渐开始尝试一点点的把产能转移到深镇,廉价的租金、能源和劳动力成本,使得不少的港商倡导了甜头,深镇逐渐成为香江产业转移的最大出口地区,这也是早期深镇发展的最大引擎。

电池这种比半导体污染要高的多的产品,刘焱还是拒绝将其纳入维创工业园,而是建议显卡电子公司,把电池工厂设到距离深镇不远的冬莞。

投资高达2.5亿港元的镍氢充电电池产业链的项目向冬莞扔过去,当地激动的差点晕了过去。别说的镍氢电池,就是酸铅电池,冬莞也是欢迎的。

虽然,现在的冬莞不是T区,但并不意味着不是T区就不能投资。很多沿海的地区,并不是特区,但一样也引进了不少资本。只不过,T区政策条件更好,吸引力更强而已。

显卡在冬莞砸了两个多亿,当地政府直接免费送了6000多亩地皮,别说是盖一座2个多亿的工厂,就是产值200亿的工厂,这么大的面积也足够了。这就是改开初期,内地什么都没有,只有以廉价到白送的工业用地,加上劳动力成本优势来吸引投资。就这样,吸引的大部分还都是三来一补这样的低端企业。

像显卡电子那种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可充电电池产业前来投资,对于冬莞当时穷的叮当响的城市而言,简直就像是穷小子中了彩票一般的惊喜。

天空下着小雨。

刘焱、刘森和钟健在当地工厂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踏着泥水,走进了条件还很简陋的工厂。

这座工程位于城郊,毕竟,电池工厂需要排放很多污染,自然不能放在人烟密集的城市。不过,随着工厂的落户之后,基础设施逐渐跟上,预计再过两三年,这里跟城市就不会有多少区别了,未来这里也会成为市中心,毕竟,电池工厂的员工收入,远超当地人三倍工资水平,高收入的人群聚集,这里未来消费水平自然会迅速的发展起来,各种城市里面有的东西,这么都会有,而且会更好。这样一来,几年之后,这里不是城市是什么?

目前,显卡电子在冬莞的电池工厂,仅是完成第一期工程,能够创造年产值10亿元的价值。剩下的2期工程,产值规模将会达到50亿。3期工厂,产值将会扩大到100亿规模。

这个产能规模,别说是现在内地,绝对是电池行业的巨无霸。就是在国际市场上,也找不到这么庞大的对手。

要知道,电池的发明虽然有超过百年以上的历史,但这一块市场的规模并不是很大。

主流的电池产值还是一次性的干电池和酸铅电池。这两种电池的技术,跟二战时期的技术,虽然不能说一点进步都没有,但进步也是极其有限的。不仅如此,电池的应用,也不像后世那么热门,被视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

充电电池真正获得了资本高度重视,是在笔记本电脑开始普及之后。而智能手机市场的出现,则巩固了资本的预期。但是能够打破资本的预期,则是因为电动汽车的异军突起!

电动汽车并不是新生事物,当初a迪生所领导的T用公司,就凭借着可充电电池技术开发出了电动汽车,但却因为电动车的充电缓慢、笨重和续航问题,迅速被方便快捷的F特汽车打的溃不成军。

后来,T用系分出来的T用汽车公司,兼并了一堆的传统汽车品牌,也生产燃油车,而不是电动汽车。但后来的B亚迪、T斯拉等等企业,重新让电动车焕发生机。这主要是因为,锂电池的容量更大,而且,速度也更快。可以让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接近燃油车辆。

要知道,可充电电池绝不便宜,后市智能手机的电池价格也是几十元至上百元之间。光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电池,一年就是千亿以上产值。

而一台纯电动车所需的电池容量就相当于上万部只能手机的电池容量。所以,仅百万台电动汽车的销售量,就足以后来普及率惊人的智能手机电池市场媲美。

而每年汽车的市场销售则是近亿台,别说是全部更换成电动车,即使仅10%更换成电动车,届时,电池市场将有可能达到万亿以上的规模。

刘焱选择让显卡公司做电池产业,也显然是给予厚望。这一块市场,历史上高端的蛋糕几乎都是被东瀛和南韩的厂商占据。

内地的电池工厂虽然也比较争气,比如,B亚迪公司不仅仅做电池,因为他们公司的电池产能达到世界第一,虽然,仅是性价比比较高而获得的市场,但却依然受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青睐。

当然,伯克希尔仅是因为锂电池本身而投资B亚迪,在B亚迪公司决定制造汽车,伯克希尔公司就觉得自己运气太坏了,投资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公司。但是很快B亚迪就证明了,这个投资很正确,因为,他们公司收购汽车公司的目的,是做电动车。

B亚迪做电动车,还是太晚了。所以,刘焱准备提前多年,完成类似B亚迪公司的布局。不但要做锂电池,将来还要做电动车!

因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