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上京 (第1/2页)

到了现在的位置,赵铭心中,只为钱财和权力,那就太低级趣味了。

当然钱和权,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还需要有个理想。

一统天下,是赵铭的目标,并不是赵铭的全部政治理想。

此时,随着地位实力的增长,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赵铭对于如何建设天下,以什么样的制度,来统一天下,心中已经逐渐有了设想。

在他看来,中国本部,必须实现开明的中央集权,如此才能成为一个高能国家,才能在近代化中占据先机。

赵铭的设想,是在中国传统版图内,建立一个强大的开明的中央集权国家,而中国周边,海外拓殖地,则进行封建,建立众多藩属,拱卫中国。

这等于是中央集权和封建制度,同时推行,不过还是有个主次,而主便是在中国本部实现中央集权。

只有本部实力强大,周围属国才不会反噬中国,才会向外部发展,若是本部弱小,藩属就会刀剑内向,逐鹿中原,那迟早会上演八王之乱。

因此,这次收回汉国在本部的封地,其实是赵铭自己提出的。

否则,内阁不可能有胆量,收回赵铭的封地。

当然,赵铭也不会过度的削弱汉国,会对汉国做一定补偿,支持汉国在海外的扩张。

按着王家勤等人的意思,保持一个实力弱小的中央,权利保留到各藩手中,那赵铭这个南京摄政,也就没有意义了。

一个弱小的中央,是不可指挥得动,各地藩镇的。

这样的大明,只会是一盘散沙,混战不断。

接下来几年,甚至十余年时间,赵铭主要的精力,会用在统一中国,建立高能的近代化中央集权国家。

海外扩张的使命,赵铭将暂时交给汉国,而有汉国的例子在,等赵铭逐渐巩固南京朝廷的地位后,便将国内的藩镇实力,逐渐转封到海外,利用分封制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

赵铭咳嗽一声,然后沉声说道:“内阁对孤王说过,若是不削汉国,便无法去削其余诸藩,无法重振中央。孤思虑再三,觉得内阁之言,还是有理的。因此孤要做这个表率!”

赵铭首先甩锅内阁,然后继续道:“所以大明本部的藩地,孤王决议全部归还朝廷。”

说是归还朝廷,其实一样是被赵铭掌握,不过对于留在汉国的官僚集团就不同了。

眼下,赵铭等于是将自己的势力,分成了两个部分,而分家自然会有矛盾。

“大王~”王家勤等人急了。

赵铭伸手制止他打断话语,然后安抚道:“孤王知道你们有所担心收回朝廷后,会对士绅百姓和商贾产生影响,会影响贸易和工坊生产。这里孤可以保证,藩地收回后,律令和政策都不会变。南京朝廷会照搬汉国的政策和法令,不会影响百姓,只不过官员从汉国官员变成朝廷官员。”

众人反对归还藩地,除了汉国官员不愿意放弃权利之外,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汉国的士绅和商贾,担心政策变化,影响他们的生意,还有怕朝廷会胡乱征收赋税,以及实行禁海的策略。

听赵铭之言,损失的只是汉国官员手中的权利,而这些新提拔上来的汉国官员,本来就没掌握过权利,只是看老上司们被掉入中央,想要接手留下的权利。

赵铭继续说道:“收回藩地之后,汉国依然保有朝鲜、吕宋等地!朝廷承诺,每岁至少移民三十万,帮助汉国进行还外拓殖。另外,汉国海外新得之地,都归汉国所有。至于华兴银号,各士绅商贾所持股份不便,但是银号总号,需要设在南京。另外汉国作为大藩,可以从国中选择三人,于南京出任六科给事中一职。”

六科给事中,在明朝是个很特别的官职,因为其有监察朝政之责,还有“封驳“的权利。

对于六科,今后赵铭有大用,不过现在想法还未完善。

赵铭提出让藩属派遣人员,来出任给事中,就是给他们释放个信号,朝廷不会随便乱来,更改对藩属的政策。

不仅是朝廷管理藩属,藩属也能监察朝廷的过失。

赵铭说完,看向众人道:“诸位有什么异议!”

王家勤等人,沉着脸,并不说话,藩地是汉王的,华兴公司也是汉王自己的,他们能说什么。

虽说汉国官员,对此肯定有异议,但是却不敢明说,一个个低头不语,无声抗议。

赵铭见此,遂即换一种说法,“谁赞成,谁反对!赞成的举手!”

赵铭首先自己把手举起来,然内阁几人,南京六部尚书,纷纷举手。

王家勤等几人,见赵铭目光扫视过来,终究没有胆量抗拒汉王,也慢吞吞的将手举起来。

赵铭遂即看想堵胤锡三人,眯眼道,“三位先生有异议?”

堵胤锡正震惊于赵铭的举措,感受到赵铭的威严的一面,闻语回过神来,忙道:“臣没有异议!”

赵铭见此遂即挥手,“好,今日议事,便到此结束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