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跨海迂回 (第1/2页)

周遇吉的选择有些出乎多铎的意料之外,他没想到周遇吉会选择退却。

勇卫营不是很厉害吗?昨夜只是其他明军进行了一些试探。

勇卫营还没真正的发起强攻,只是稍微遭受了点挫折就放弃了,这与勇卫营的名声有些不符啊。

浮桥都快要铺到了,连多铎都替周遇吉感到可惜。

可是,周遇吉确确实实是率领麾下撤退了。

多铎不知道周遇吉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若说周遇吉就此怕了他多铎,那显然不可能,连多铎自己都不信。

所以,他在派人毁了浮桥之后,只能又将军队分散开,并继续派出大量士兵在河岸巡逻,严密监视着明军的行动。

周遇吉的大军远离河岸,消失在建虏的视野中,他还派人到中段去将那些建造浮桥的材料都带来,显然是准备在其他位置重新渡河。

是夜,周遇吉再次率部出现在南段二十里左右的位置,只与昨晚渡河的地点相差不到一里的距离。

这虽然有些出奇不意,但还是被建虏的巡逻士兵发现了,他们连忙发信号召集人马。

得知消息的多铎大惊,大呼这周遇吉果然狡猾,幸亏自己派了大量士兵巡逻,及时发现,不然就被他得逞了。

几个方向的建虏大军迅速向这里汇聚,骑兵先至。

还是依然像昨晚一般,一部分士兵拼命冲到河边抛洒铁蒺藜,再利用牺牲掉的战马和士兵的尸体垒成掩体,然后躲在掩体后面不停射箭来阻止明军过河。

不过,在建虏的几路大军赶到之后,明军却早早的关掉了探照灯,又派人到桥面上去弄些动静出来,以吸引建虏射箭。

但是多铎没再上当,任由明军怎么试探,连一支箭都懒得浪费。

双方就隔着蛤蜊河对峙了半个晚上。

第二天天还未放亮,周遇吉就直接率领麾下撤走了,甚至连架好的部分浮桥都全部拆了,再将那些拆下来的东西都带走。

天亮之后,看着空荡荡的河面,多铎的脸色很是阴沉。

可是没办法,他还得将麾下军队再分散开,继续派出大量士兵沿着河岸巡逻。

直到派到西岸的探子游回来汇报,多铎才知道,周遇吉的主力根本没有出现,昨晚可能只有不到五千的明军。

难怪昨晚明军只是简单的试了几次就放弃了,原来被周遇吉耍了,多铎心中暗恨。

可是,他又不敢大意,万一明军来真的呢,哪怕是五千勇卫营过河了也不容小觑,特别是在晚上。

所以接下来几天,多铎虽然知道周遇吉是在耍自己,但他还不敢不跟着玩。

每到晚上,周遇吉就到处试着渡河,甚至同时在几个不同的位置渡河,弄得多铎不得不疲于奔命。

因为在晚上,没有明军那种明亮的太阳灯,很难搞清楚河对岸究竟有多少明军,万一这一路正是明军主力,是真的要渡河呢?

所以,多铎只能当每一路都是真的,拆东墙补西墙,把主力拆成一支支队伍四处围堵。

兵力不够,还向后方的多尔衮求助。

多尔衮也赞同多铎的战术,阻止周遇吉过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不断的消耗明军的物资。

等勇卫营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那干脆就放周遇吉过河,决一死战。

可是,让两兄弟意外的是,周遇吉闹了一阵子之后,却压根儿没有过河的意思。

不但没有过河,反而直接率领大军撤退了,开始回返。

“这是不是有诈?”多尔衮和多铎一开始都不太相信这个情报。

直到通过探子不断确认之后,才相信周遇吉是真的在撤退。

多尔衮立即率领骑兵主力与多铎汇合,两兄弟一合计,觉得周遇吉撤退可能有两个重要原因:

首先是时间不够了,离庄稼成熟只有半个月左右了,周遇吉应该是自认为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突破封锁完成任务,所以干脆就放弃了。

其次,很可能是干粮和物资已经不多了,周遇吉不敢继续冒险,所以选择撤退。

两兄弟觉得这两种可能性都有,所以一起做出决定,可以派出一支骑兵尾随,甚至是不断袭扰,试探出周遇吉的虚实。

若是时机合适,就命令大凌河、小凌河等城的守军出城截击,然后主力全力追上去,将其包围围歼。

制定好了战术,建虏迅速在蛤蜊河上搭好浮桥,多铎的主力先行过河。

近两万的骑兵分几路去追击周遇吉,若是周遇吉返身应战,他们就避开,一直保持一段距离。

以防明军晚上夜袭,他们还准备了大量的铁蒺藜。

这种铁蒺藜还系了细绳,撒出去之后,方便回收。

天黑之前在营地周围撒上一圈,明军想要偷袭可就没那么简单了,第二天天亮收回铁蒺藜,又可以继续赶路。

叶臣那蠢货就是不知道好好的利用铁蒺藜,所以才给了明军可趁之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