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1【经济小识】 (第1/2页)

妈祖湾,即瓜亚基尔湾,南美洲西岸最大的海湾。

当初探海侯选此为基地,一是看中其天然良港作用,二是距离北印加的都城较近,三是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异常肥沃。

如今,环妈祖湾二百里地,皆为大明实控区域,都源于探海侯的开拓之功。

别看地盘很小,但质量超高。

从农业来讲,这里虽然没法种稻米、小麦、玉米,但藜麦和土豆产量喜人,同时渔猎资源极为丰富,另外还种植剑麻等经济作物。

更可喜的是矿产资源,石油之类的就不说了,再过几百年才能开采。这里有丰富的铜矿和煤矿储量,今年还在一条小河中发现金沙,正在组织移民前去淘金。

北印加有多处金矿,其中已知的最大一处,就在北印加的都城南部。

至于金沙,在西班牙殖民几百年后,直至21世纪的厄瓜多尔,都还有一万多名矿工,在200多条河流中淘金。

注意,不是2条河,也不是20条河,而是200多条河流可淘金!

许多河流,其实就是溪流,抓起一把泥沙就能看到金粒。

妈祖湾周围,暂时只有一条金河,但随着不断的开拓扩张,必然能够发现越来越多。

仅妈祖湾殖民地,就有在册人口四万余。

其中,汉人直接移民大概一万左右,另有一万是跟印加帝国交易的女战俘。还有三四千,由附近部落集体归化而来。剩下两万,全是孩童,且混血儿占了九成以上!

王骥前往学校参观,随手招来个七八岁大的男童,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林丰,丰收的丰。”这孩童说话带着闽南口音。

王骥虽然没去过福建,但接触过福建籍水手。他笑道:“老家在福建?”

男童点头道:“我爹说,我祖籍莆田,是遭了灾逃难来的。我爹还说,等我长大了,赚足了银钱,就回莆田老家翻修祖坟。”

王骥又问:“你娘呢?”

男童回答道:“我娘是本地人,部落打了败仗,被侯爷花钱买下来,许给我爹安家落户。”

印加帝国一直在扩张,而且扩张方式类似西周,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殖民。

给贵族封官,许诺一块领地,但领地内尚有异族。

该贵族带着一批族人过去,建城立寨开始耕种发展。如果遭遇强大敌人,帝国还会帮着打一两次,但之后就要该贵族自己应付。

另外,印加帝国还有加盟模式,异族部落愿意加入的,印加王自会封官赐地。就如西周建国时,许多部落前来投靠,武王也都欣然接受了。

男童的母亲,显然就是一个战败部落的女子。

探海侯根本不亲自去征讨,花钱跟印加王买女俘虏便是。也不能说买,而是互赠礼物,探海侯赠之以铁器,印加王回赠以女人,这里没有买卖的说法。

王骥又跟这孩童闲聊,发现其与大明乡间孩童并无二致。

他知道有个大明皇帝,也自认为是大明子民,甚至还在学校开蒙识字。就连相貌,也看不出是混血儿,哪里有半点异族的影子?

王骥不禁感慨:“探海侯之功绩,丝毫不亚于三宝太监。”

回到城内居所,方灵犀正在动笔写着什么。

“方师兄正在做文章呢?”王骥笑道。

方灵犀说:“出海之前,有幸一睹太傅的《国富论》。我在船上一路苦读,悟通许多世间不解之事。又在殷洲游历多时,有些东西似乎想明白了,因此把个中感悟写下来。”

王骥拿起几页写好的书稿,却见第一页的标题为《经济小识》。

书名非常谦虚,经济学小常识而已,但内容却是《国富论》的详议。

而且,方灵犀此书的角度不同。

王渊是站在大明首辅的角度看问题,方灵犀则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看问题。

另外,由于方灵犀从小生活在杭州,亲眼见识了杭州的开海和商业发展。又游历了南北直隶,接着被流放南洋,再然后前往日本,最后东渡前往殷洲,他对各国各地的经济实情更加关注。

大内义隆这辈子最大的失误,就是将义兄给放跑了。

他若能按照方灵犀的建议来改革,不说能否统一日本,绝对成为西日本地区,经济、军事、内政第一的最强番,回身吞并岛津氏轻而易举!

《经济小识》这本书,就详细讨论了日本的情况。

方灵犀在书中阐述,日本已被大明货币控制。大明海商,以廉价商品冲溃日本百工,造成无数日本工匠失业。日本工匠的失业,又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工匠,投靠大明海商;一些工匠,沦为匪寇流民;一些工匠,被领主招募为士兵。

这些被招募的工匠士兵,具有一定文化素养,跟传统的农兵完全不同。他们要么直接脱产,成为专业士兵,要么成为军队中的技术兵种——大内氏的六千火铳兵,其中一半为工匠出身。

由于日本西部藩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