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章 给他 (第1/2页)

此刻王魁与何七已步至樊楼,方才王魁已在资圣楼扬名,如此再至樊楼来。

这也是何为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王魁感受到文章即出后,众人的追捧之情,那等投射出来仰慕钦佩的目光,不正是自己所追求的。

方才在资圣阁时,他的元夕词鸣世。

当即高台上好几个贵戚都派人来询问,然后递了帖子让他去府上一坐。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张贵妃家。

张贵妃是何人?当今官家的身边人,她的一句话对官家举足轻重,只要能得到张贵妃的赏识,自己的名字迟早可以传到官家的耳边去。

王魁如此想着,当然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个频频目视自己的女子。

王魁还亲自登台,与她的叔伯兄弟攀谈了数句。

王魁打听清楚,对方竟是宰相富弼的侄孙女。她既看重自己也算是慧眼识得英才。

后来何七邀王魁至樊楼时,王魁向对方一揖也算是作别了。

而那女子见此对他展颜一笑。

王魁心想,这女子应是对他有些动心吧。

王魁入京以来,不止听闻一人两人与他言道,汴京的女子越是显贵越是难嫁。不少权贵之家,不惜陪大量嫁妆,也难求一个门当户对的。

故而权贵之家也常常从寒门俊才中选拔女婿。

甚至还有人与他笑谈,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尚欲易妇,何况进士乎?

到了樊楼,王魁的诗词一呈上即得了梅尧臣的赞赏,现在正被作为诗牌挂在樊楼之中,得到众多酒客们的赞赏。

王魁继续与往来的人道贺,满耳的夸赞之词,令他有几分恍惚。

一旁何七笑道:“俊民,你有今日之得意,实在我意料之中啊。”

王魁道:“多谢何兄为我提携。”

何七道:“你我出身相同,自是惺惺相惜才是。”

王魁正色道:“若我有发迹之日,定不忘何兄今日之情。”

何七笑道:“好说,咱们上楼去,我与你引荐咱们太学的同窗。”

见王魁迟疑,何七笑道:“你莫要担心,哪里到处都有嫉贤妒能之人?何况有我在呢。”

当即何七与王魁二人一并上楼。

章越得知王魁大出风头,倒没有什么嫉妒之心。他看了对方的诗词,确实如此诗词不说境界,就算辞藻文采自己再写个十年也写不出来。

当即他向王魁道贺道:“俊民真是大才。”

王魁笑道:“三郎,哪的话,你长于文章经学,我不过好舞弄词句这些小道罢了。”

众人见王魁得意之后,却并无骄色,都是自叹不如。

席间倒是韩忠彦微微冷笑,何七将王魁引荐给他时,神色甚是冷淡。

趁着无人留意,章越问道:“师朴为何没给俊民好脸色?”

韩忠彦则道:“度之,此人言过其实,虚有其表。”

章越听了装作不知言道:“这倒不至于吧,师朴相人可是不准啊。”

韩忠彦笑道:“我整日在外交游,什么人心鬼蜮没看过,有的人看似有情,不过是精于人情世故,其实心底全无半点真情。度之,你是实诚君子,可别太轻信于人了。”

章越道:“多谢师朴提点了。”

这时候外头道:“还有本楼最后一处诗牌没人填得。方才楼里放话了,若是有哪位填诗词得入,则送两面金旗。”

听了外头之言,众人又各有一番言语。

范祖禹道:“元夕词哪是好写,在我看来论景不过于‘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论情不过于本朝欧阳公‘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人又道:“每年都有元宵诗会,从唐至今,每年都可写个数千首,我看这古往今来的元宵词都被人写尽了吧。哪得立意写景又更高一筹的?”

何七笑道:“诸位何必气馁,方才俊民不是写了一首被登入了么?我等就再写一首罢了。”

王魁笑道:“说得好,我看看能不能再写一首,助兴一二。”

章越则没有写诗的兴致,则是走出了阁。

黄履问了句:“斋长哪去?”

章越道:“有些气闷去透透气。”

章越走至阁外的栏杆,这里正有一道飞桥与靠近大内的西楼相连。

此刻元夕夜已过近半,不少男男女女都站在这飞桥之上赏月观灯景,也有数对在此耳鬓厮磨。

一位歌妓打扮的女子与身旁的情郎笑道:“我自西楼来,你从东楼到此,你我在桥上相会,像不像牛郎与织女相会于鹊桥之上?”

“那可苦也,岂非说你我要至明年元夕此刻方能相见?”

“你我虽一年一会,却也胜过虽长厢厮守,却貌合神离。”

“说得是,但盼你我年年岁岁,日日朝朝都似此夜此刻。”

“得君一语,此生不悔。”

看着飞桥栏杆上无数男女,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