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抑棉疏】 (第2/2页)

在赴任途中,长江官船之上,写了一封长达数千字的奏疏:《抑棉疏》。

这封奏疏当中,欧阳重详细阐述地方情况,分析蒸汽机的兴起,带来的棉纺织业大兴。传统小手工业遭到破坏,棉田排斥粮田,粮价不断上升,小民早已苦不堪言。而蒸汽机所产的棉布,在国内早就供大于求,只能装船运往海外贩卖。

“棉布之利,尽归于商贾,而小民无所得。棉价愈高,棉田愈多;布价愈低,粮价愈高。江南多产之布,皆行销海外,便牟利甚巨,于九州之民何加焉?”

“灾异骤降,粮商居奇,粮价飞涨,小民终日劳碌无所食。以致饿殍遍地,人相食之,宛如末世。棉吃人耶?机器吃人耶?皆暴利吃人也!当抑棉抑商,请陛下加征棉课、商课……”

欧阳重还算比较有理智,知道不可能禁绝蒸汽机,但又必须抑制资本家的发展。他建议朝廷,对棉田提高赋税,再提高棉纱、棉布的一应商税,让资本家赚不到那么高的暴利,自然就能有效遏制粮田大量改为棉田,并且还能增加朝廷的税收。

杨廷和收到这封奏疏,拿到内阁讨论:“诸君以为何如?”

杨一清模棱两可道:“增税之事,当慎重而为。”

毛纪直接反对:“吾认为不可。”

“有何不可?”蒋冕却是支持的。

“还是暂时搁置不议吧。”王琼说道。

对于这件事,派系不起作用,杨党内部都有两种不同观点。

毛纪反对加征棉税,只因他是山东人,而山东就是产棉大省。毛纪自己家里就有棉田,宗族也有大量棉田,亲朋好友也多种棉花,他怎么可能支持加征棉税?

蒋冕则是广西人,那里商业气息不浓,纯粹从国计民生考虑,希望加征棉田赋税和棉布相关商税。

杨一清虽然祖籍云南,但家族早就定居镇江。镇江地处长江、大运河交通要道,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航运城市,加不加棉税其实都无所谓,他只希望不要因为加税而闹出乱子。

王琼反对加征棉税,出发点就更简单,因为王渊是全国最大的棉布制造商,他怕支持加税会得罪了王渊这个御前红人。

至于杨廷和自己,其实是支持加税的,他在其中没有利益嘛。

但是,毛纪是杨廷和的心腹,强行加税会不会引来毛纪的反感呢?杨廷和对此不得不考虑,他首先想到的是团结党羽。

内阁对此意见各一,也不知是谁泄露的,这封奏疏的内容竟传出去,引起朝臣的强烈响应。

大量文臣,纷纷请求加征棉税,他们早就对“棉吃人”现象看不惯了!

还有居心叵测之徒,把矛头指向王渊,指向不断壮大的物理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