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募捐 (第1/2页)

平洲受了灾,许多无米下锅的百姓殷切地等着朝廷赈灾。却不想官府贴出告示说皇帝下圣旨秋收会减免两成的赋税。至于赈灾,那是没有的。

这对家有存粮的老百姓来说勉强算是一件好事,可对那些一直靠野菜充饥的灾民却是一个噩耗。

好在很快又有消息传回来。说顾老夫人号召大家募捐,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物,而老夫人率先捐了两千两。传闻这是老夫人的棺材本。

棺材本都捐出来,这让不少商家感动于她的义举纷纷跟着捐款。

原本募捐是好事,可搞着搞着味道就变了。太丰县的县令也带头搞起了募捐,也算富户的林承志也跟着大家捐了一百两银子。

不是他抠门舍不得捐,而是这钱捐了谁知道会不会用到灾民身上。与其如此,还不若买了粮食救济宗族内的困难户以及林家周边受难的乡亲们。

当然,他也就想想。因为灾情他店铺都没生意了,家里已经入不敷出。

这日县丞又召集太丰县的富户。意思也很简单,就是之前他们募捐的太少的,要他们再增加捐款的金额。

林承志心里有火,但县官管着他们。若违背了他的意思,要这人给他小鞋穿得吃不了兜着转。

回到家里,张氏看她神色不好问道:“当家的,你这是怎么了?”

林承志着恼道:“又捐了两百两银子。”

原本准备捐一百两可县丞说一百两太少,最少得两百两银子。这其实与明抢有什么区别。自己的血汗钱竟然就这样便宜了那贪官,想想真不甘心。

想到这里,他觉得该给清舒写一封信。不过这个念头也就脑海一闪而过,并没真这么做。没必要为三百两银子大动干戈。

张氏听完苦了脸:“铺子这段时间生意差得很,都没什么进项。官府还要走这么多钱,以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啊!”

“家里还支撑得住。咳,就是学堂那边有些麻烦。”林承志说道:“现在不仅比以前,粮食贵还不好买,可学堂那边又不能停课。”

除了要供四位授课的先生吃用,还要供学堂内的二十多个孩子午饭。平日吃饭开销并不大,可现在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张巧娘犹豫了下说道:“要不咱们先将学堂关了,等到秋收以后再开起来,我想清舒知道也不会说什么的。”

林承志有些心动,不过最终他还是摇头说道:“还是再熬一熬吧!等到清舒回了信后我们再做决定。”

虽然费的钱比以前多但这钱又不是他出,所以主意还是清舒定。

张氏知道再劝无用,心里烦闷得不行。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上门了,是张氏的爹娘以及几个兄弟来了,他们这次来的目的是借粮。

林承志心里窝火,这才受灾两个月借什么粮。只是他也没拒绝,而是说道:“也不说借了,每家我送你们五十斤粮食。不过吃完了我这儿就再没有了。岳父岳母你们跟着大哥住,那我就多送五十斤粮食。”

五十斤粮食,加上野菜掺和着吃也能熬到秋收的。

张母说道:“女婿,五十斤粮食够干什么吃?女婿,你想想办法给我们每家两百斤粮食吧!”

林承志冷笑一声说道:“愿意要现在我让人给你们,不要请离开。我愿意给粮食是不想闹得难看,可别真将我当冤大头。”

张大嫂闻言说道:“妹夫,粮食我们可以不要,但希望你能让大丫头去林氏女学念书。”

林承志也没拒绝,只是说道:“只要符合年龄也通过先生的考试,自然可以进。不过要交束脩,还有学堂不管饭。”

张家人这下不乐意了,他们见林承志油盐不进就冲张氏去了:“妹妹,难道你忍心看着你侄女她们活生生饿死吗?”

张氏确实不忍心,但她没有决定权:“嫂子,家里也没多少粮食了。这些年养着几个孩子,也打了不少饥荒。那些人现在都上门要债,我们正愁怎么还钱呢!”

张大嫂叫嚷道:“你就别哄我们了,你们要没钱为何学堂的那些丫头片子每日还能敞开了肚皮吃?”

张氏说道:“那钱都是清舒出的,跟我们没关系,承志就是料理下女学的事。”

林承志可没那么好的耐心了,见他们打起女学的主意当家翻脸:“董大、二牛,将他们给我轰出去。”

这些年为几个孩子修身养性,还真当他没脾气了呀!不仅将人轰出去,原先承诺的每家五十斤粮食也不给了。并且还放了话,不准他们再进门。

其实打女学主意的除了张家的人,还有林氏宗族的人。他们原先想说服林承志,希望女学也能供应族内男娃一顿饭,可惜林承志拒绝了。

倒不是他狠心,而是知道一旦开了这个口子,以后族内条件困难的人家求上来。到时候再拒绝就没这么容易了,所以他态度坚决地表示要按照清舒制定的规矩来。

你有张良计,我就有过桥梯。说服不了林承志,有些人就打起了在学堂的姑娘的主意,逼着她们将中午的饭菜藏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