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六章 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 (第1/2页)

崇祯二十一年八月十日,对大明的来说,确切的说,应该是对大明的武器发展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

因为在这一天,大明的第一款机枪终于闻世了,命名为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

这款枪,并没有照搬后世的任何一款机枪,而是将后世几款机枪被证明有效的技术特点,尽可能的综合到了一起,成为了一款独一无二的机枪。

其中借鉴得最多的两款机枪,分别是马克沁重机枪和哈奇开斯重机枪。

之所以是这两款机枪,是因为这两款差不多同时代诞生的机枪,分别代表着单管机枪发展方向的两个先驱。

相对来说,马克沁机枪更为人们所熟知,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因一天杀伤英法联军近六万人而闻名世界。

相比于马克沁机枪,哈奇开斯机枪就没有那么耳熟能详了,但这并不表明其性能比马克沁机枪差多少。

小鬼子就对这款机枪情有独钟,仿制出了九二式重机枪,成为其发动侵略的主要重机枪。

哈奇开斯机枪诞生得比马克沁机枪晚一些,马克沁机枪最典型的特点,便是水冷式结构,随身带着个大水箱。

当时的人们,已经比较有专利意识,马克沁机枪的发明人马克沁将其所发明机枪的技术全部申请了专利。

所以,其他武器专家想要研发新的机枪,为了避免引起专利纠纷,就只能尽量的绕开这些技术。

而如今的大明就完全不用考虑这些问题,所以能够尽可能的去兼顾几款枪的优点,将一些优秀的技术进行综合利用。

哈奇开斯重机枪就是在这种情景下诞生的,它成功的绕开了马克沁最显著的水冷特点,发明了气冷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款气冷机枪。

而历史也做出了选择,气冷技术最终还淘汰了水冷,成为沈浪那个时代所有机枪的选择。

不过,水冷式机枪被彻底淘汰,那还是在二战之后,在这之前,水冷式机枪因为其一些方面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水冷的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水来给高温枪管进行降温,所以作战时,要给机枪准备大量的水,如果是在缺少水源的地方作战,那就很麻烦了。

气冷的特点则是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达到给枪管降温的目的,其手段就是在枪管上增加一些散热片。

比如九二式重机枪的枪身和枪管那种密集的金属格栅就是散热片,这种结构比水冷要简单得多。

不过事实证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冷的制冷效果是不如水冷的,要差上不少。

因为这种自然冷却的时间太长,很多时候也不得不在枪管上浇水以达到快速降温的目的。

所以,气冷的缺点也很明显,由于其制冷效率不如水冷,导致哈奇开斯机枪的火力持续性也不及马克沁机枪。

只要水供应得上,马克沁机枪几乎可以一直射击下去,开最高射速都没有多大问题。

但哈奇开斯机枪就不行了,为了保证其持续火力,它只能大幅降低其射速,实际射速大概一分钟一百二十发左右,只有理论射速的四分之一左右。

否则,以最高射速射击,一分钟就能让其枪管发红,四五分钟就能让枪管红得发亮,而这时里面的膛线几乎都被磨光了。

即便哈奇开斯机枪能够快速的更换枪管,也不能弥补这种火力持续性的差距。

这样咋一看起来,气冷技术的综合性能似乎还不如水冷。

但是,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最终还是选择了气冷式,因为马克沁机枪这种水冷结构相对要复杂得多,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技术的生产工艺。

这种工艺对如今大明的工业技术来说,是目前所不具备的,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另一个重要原因,崇祯和朱慈烺都知道气冷技术最终将会淘汰水冷技术,那大明肯定要以气冷技术为主,以积累更多的经验。

至于水冷技术,沈浪并不打算直接放弃,他准备在崇祯二十一式重机枪正式量产之后开始进行研发。

毕竟这种技术还没有在这个世界上正式出现,怎么能直接淘汰呢?

何况,即便水冷和气冷技术同时出现了,水冷技术至少再用几十年都不过时。

所以,这条路并不是浪费时间,再加上水冷技术一些更高工艺的要求,说不定还能给大明的武器专家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进一步推动大明工业水平的发展。

除了制冷方式不同,以上两款机枪的供弹方式也有很大不同。

马克沁机枪采用的是帆布弹带供弹,每条弹带的弹容易为333发,弹带还可以续接,让其理论射速可达600发每分钟。

哈奇开斯重机枪主要用的是24发保弹板,这种大金属板子不方便携带,持续性也不如弹链,开放式的设计还容易进灰,所以其理论射速最高只有450发每分钟。

但是,其供弹的可靠性要比马克沁机枪的帆布带要好得多。

后期哈奇开斯机枪改成了可拆式弹链进行供弹,火力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