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横扫兖州 (第2/3页)

部退散,紧接着回退之势又蔓延到前军,直到河边只剩下一两千人尚未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但是眼见后面的军马全部往后退去,又望了望前面的烧得越来越猛的火海,也跟着往后逃奔而去。

直到后来,刚刚踏上桥面的曹军士卒,也纷纷退了回来,只有那些挤在河中间的曹军士兵左右为难,终究是有的人回头撤回,有的继续向前狂奔,分道扬镳。

太阳逐渐冉冉升起,金色的光芒照在濮水河上,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纹。

濮水河面上,那长达百米宽的浮桥彻底被烧断,河面上到处是烧毁的残船、焦黑的船板,还有曹军士兵的尸体和衣甲。

下游方向,又有不少船只忙的不亦乐乎,正在打捞落水的曹军。

这一战,曹操的八万士兵,逃往对岸者两万多人,跟随徐晃逃往下游者不到一万人马,逃散未归队者万余人,其余将近四万多人全部做了公孙军的俘虏。

这场生死大战,虽然刚愎自用的公孙白,犯下了致命的大错,但是依靠麾下将士的拼死力救,终于逆转战局,反败为胜,重挫曹操。

****************

濮水之战后,曹操带着连同贾诩和于禁的残部一共五万多人马,狼狈而逃。

如同惊弓之鸟的曹操,逃出兖州东郡,一直退到定陶城才停了下来。这一战使得曹操元气大伤,自知已无力在兖州与公孙白争雄,为了避免各地兵马被公孙白各个击破,当即收拢兵马,全面退往兖州的南部陈留郡,扼守在浚水南岸一线,防止公孙白率军突入豫州,进攻许都。

而此时的公孙白将濮水之战和官渡之战两战俘虏的士兵约十二万人,予以整编,最后遣散两万老弱病残,余者全部收编为安济军。

自“天下太平”的太平军,“为君解忧”的解忧军,公孙白麾下又多了一面大旗——“安济苍生”,安济军。

“天下太平”、“为君解忧”、“安济苍生”,公孙白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枭雄,作秀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非曹操、刘备和孙策之流可比,三个旗号装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逼,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几乎是碾压“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十万安济军,归高顺所统率,臧霸为副。

“高顺,统率90,武力86,智力68,政治48,健康值93,对公孙白忠诚度98。”

西山之战,高顺破釜沉舟,身先士卒,誓死血战,硬生生的凭借三万军马,击溃了贾诩和于禁这样华丽的谋臣名将之组合所带领的五万守军,再加上濮阳收臧霸。这场逆袭战之中,高顺这个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的名将,大放异彩,不但向公孙白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更是展现了个人人格魅力,还有最为被公孙白所看中的忠诚度。

所以在濮阳北山解围之后,公孙白便有了重用高顺的想法,安济军组建之后,公孙白便对高顺委以重任,而且将八百陷阵营士兵也从解忧军划归于安济军,作为高顺的亲信部队。

而由于高顺在这一战中力挽狂澜、光彩夺目的表现,其他将领也无话可说。

这样一来,公孙白的兵力达三十万人,而此消彼长之下,曹军的主力大军已然不过二十万出头。

公孙军在兵力、战斗力、装备和经济实力,已全面压倒曹操。

整顿兵马之后,公孙白立即开始了疯狂的反扑,一心要横扫整个兖州,然后兵锋直指许都,彻底击溃曹操。

所谓趁热须打铁,对付曹操这样的枭雄,不亲手将他的头颅割下,他便随时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能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于是公孙白在济水南岸聚集二十五万兵马,兵分三路,横扫兖州中部和南部之地。

左路由张郃率六万太平军,自封丘出发,一路进攻浚仪、开封、尉氏,直抵鄢陵,再威逼许都;

右路由高顺率十万安济军,自济阳出发,攻袭兖州东部和南部诸郡,彻底占据兖州全境之地。

中路由公孙白亲率八万解忧军,再加上白马义从、墨云骑和飞狼骑等三万铁骑,合计十一万马步精锐兵马,挥师自济阳一路南下,直逼浚水,攻袭曹军防线,对曹操发起正面进攻。

三路大军,气势汹汹而来,势不可挡。

由于兖州的东部和南部的曹军兵力极其空虚,每座城池中的守军多则不过三千人,少则只有五百,如何能抵挡高顺的十万安济军的进攻,倒成了安济军练兵的靶子。不过一个多月时间,便被横扫了济阴郡全境,刚刚杀入山阳郡,便有不少城池的守将闻风而献城投降。

而张郃的太平军,则遇到了自河内南下的夏侯惇的阻击,但是夏侯惇所率的青州军只有不到五万人,根本就不是太平军的对手,双方在开封城附近了激烈的恶战,最终太平军凭借着优势的兵力和精良的装备,强行碾压了斗志昂扬的青州军,接着又占据开封城,兵锋直指尉氏城,威逼许都。

而此时,公孙白的主力大军,已直抵浚水河北岸,与曹军相持。

凭借着公孙白的系统优势,公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