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八十七章 更好 (第1/2页)

李家大小姐朝那边望过去。被皑皑白雪压着的青松绿树间隐约可见高高翘起来的灰色飞檐,像大户人家的宅院,十分的气派。

那里应该是客栈的另一个院落,而且比他们住的都要好很多。

她不由对身边的乳娘道:“这间客栈不愧是通州最大的客栈,还有着那样好的院落。”

这一路上的行程都是杨家安排,在乳娘看来,就算是李道权势显赫的时候,李家出行也不过如此。她忙提醒李家大小姐:“京城贵人很多的,有时候在大街上随便碰到一个都是皇亲国戚,我们说话要小心点,免得无意间得罪了人,惹出祸来。”

李大小姐连连点头,心里还想着刚才看见的那小姑娘,不知道是哪家的闺秀,做珠花的南珠个个都有莲子米大小,价值不菲,肯定是在家千娇百宠的大小姐。

她想着,和乳娘进了厢房。

她母亲正在和别人说话,看见她进来,忙道:“正准备让人去找你。白府的人过来了,等会要过来给杨夫人请安,杨夫人的意思是,让我们也跟着一起过去认个脸,你赶紧换身衣裳我们好过去,可别迟了!”

李大小姐忙跟着乳娘下去换了身衣裳,随母亲往杨夫人屋里去。

中途一个人也没有看见。

李大小姐不由道:“娘,怎么没有看见哥哥?”

“他和杨家大少爷去见白家大少爷去了。”李大太太说着,就看见儿子带着两个小厮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

“你这是怎么了?”李大太太急急地拦了儿子。

“哦!”李家大少爷这才看见母亲和妹妹,忙道,“白家大少爷遇到了白府苗二爷,说是雪大,苗二爷身边的一个随从从马上摔下来了。我们家不是有金疮药吗?杨兄就让我拿点过去。”

李道家的金疮药是祖传的,在江南的军营颇有些名气。

白家未必没有,可这是个和白家示好的机会。

李大太太催着儿子快去,却把儿子随身的小厮留了一个下来问话:“白府的苗二爷,是北定侯那边的少爷吗?”

和杨家有来往的是北定侯府的旁支。那个苗二爷应该是北定侯府的嫡支。

李大少爷的随从连连点头,眼里闪着金光,好像能见到这苗二爷很荣耀似的,道:“是北定侯二老爷的长子。”

这就对了。

李大太太在心里琢磨着,道:“那苗二爷怎么会在这里?”

小厮忙道:“说是这几天雪太大,很多人都被困在了通州。那苗二少爷是临潼王府的长史谢大人家的东床快婿,据说是来接谢家大小姐的。”

李大太太心中一跳,道:“北定侯府家的二少爷,要娶临潼王府长史的女儿?”

“是啊!”那小厮听不出哪里不对来,笑着道,“除了苗二少爷,好像还有好几家功勋之家的少爷都一起过来了。我在旁边听了一耳朵,据说北定侯府的二少爷和谢大人家的女儿是青梅竹马一块儿长大的,做媒的还是嘉南郡主呢!”

这件事李大太太倒是听说过。

据说嘉南郡主很喜欢做媒,安陆侯、宣府总兵金大人等都是她做得媒,而且都过得很好。所以大家都说嘉南郡主是有福气的。有人甚至不顾嘉南郡主父母早逝,不在五福之内,想请嘉南郡主做全福人。

想到这些,李大太太有些走神。

自从进入北地,她所看到的就南方有了很大的区别。

这么冷的天,南方不管走到哪里都人烟稀少,大家在屋里猫冬。可北边却热火朝天,不是修河工的民工,就是修官道的民工。他们叫人来打听,原来这是临潼王在陕西两司做都指挥时就留下来的习惯。每到了冬天,就会以工代赈服谣役,由官衙出面统一安排食宿,让那些没有田地的流民帮着做工。现在流民少了,可大家觉得冬天的时候能出来找口饭吃,家里就可以少一点开支,不少农民开始冒充流民帮着修桥修路。之前从京城到太原要二十几天,现在新修了条路,只要十三天就能到了。

京城粮库的粮食也就很快能到达九边了。

李大太太陡然间对去京城充满了憧憬。

她交待了那小厮几句“好生服侍”之类的话,就牵着女儿的手去了杨夫人那里。

白府来给她们请安的人还没有到。据客栈的伙计说,是因为白府的人半道上遇到了临潼王府长史的女儿,先去那边给谢家大小姐问安去了。

杨夫人不免有些不快!

好在是白府的嬷嬷过来第一件事就向杨夫人解释:“那谢府的大小姐常和临潼王府的骥二爷家的大小姐同出同进,骥二爷家的大小姐又和承恩公府的世子爷订了亲,走到半路上对了面,无论如何也要去请个安才是。”

承恩公府的公爵夫人是北定侯府的大姑奶奶。

白家的人遇到了肯定是要请安的。

杨夫人面色微霁。

白家的嬷嬷松了口气。

杨夫人道:“临潼王府骥二爷家的大小姐可和谢家大小姐同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