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9章 留里克再临汉堡 (第1/2页)

当841年易北河的战争完全结束,历经磨难的萨克森人再一次恢复和平状态。

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里这里的人们重要面临这样那样的战争威胁,生存在夹缝中的他们一直在丧失自己的生存空间,直到……进入这全新的时代。

那些越过石勒苏益格石墙进入丹麦世界的萨克森人,他们陆续迁回南方,就在汉堡附近定居下来。

时至今日,曾经的汉堡已经是整个萨克森地区最大的定居点。他不仅体现在区域内人口最多最集中,更成为本地区的信仰中心与贸易中心。

公元798年,随着萨克森独立战争的失败,最后的神木祭坛被法兰克军队捣毁,四千五百名被俘战士被处决,血海深仇就此酿成。

五十年已经改变了很多,那些祭司们都死去了,仅有少数信奉神木之民逃到遥远北方却已经不能翻起任何浪花。留在故地的人们为了活下去只能全体皈依主,五十年已能繁衍三代人,如今的萨克森人已经是铺盖地的虔诚信徒。

虽是如此,那掩藏在心灵伸出的愤怒犹如一团干柴,只需些许火星子即可能触发为冲烈焰。

他们渴望拜托法兰克饶枷锁、渴望一个新的大英雄降世。

如今那些梦想全部实现了,一个由纯粹萨克森人贵族统治的萨克森公国,在消失了半个多世纪后再临人间,即便它的规模与全盛时期差之太远,即便为了这份独立与自由付出了很多代价。

只要完成复国就有继续复心希望,广大民众也清楚这份自由来之不易,若非没有法兰克内战这一战略契机,萨克森人就无法挣脱强加身上的枷锁。

恰是如此,所谓罗马皇帝洛泰尔不可能承认一个仅仅名义上臣服于法兰磕独立萨克森公国,萨克森唯有支持内战中实力强劲的另一方路德维希取得重大胜利,复国的成果才能成为法定事实。

同样新心罗斯王国与丹麦王国,两位北方雄主对于萨克森公国一样是不可多得的盟友。

三方都面临着法兰克势力的侵蚀威胁,值此危急时刻大家必须构成联盟。

基于841年和平条约,威斯特伐利亚的大部分地域划归科隆教区直接管辖,于是威悉河以南地域都由科隆大主教直接管理了。

汉堡所在地域也是广义威斯特伐利亚的组成部分,在过去的时期伯爵柳多夫并不直接控制这里,而是由几位法兰克人贵族统御,并直面北方的丹麦人。

现在汉堡地域法兰克贵族皆被废黜,柳多夫私自放弃威斯特伐利亚爵位,大部分封地让渡科隆教区,一方面这是对罗马皇帝的抗议,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战略缓冲。

新心萨克森公国不想距离罗马皇帝洛泰尔的势力太近,一个扩大版的科隆教区将成为绝佳的战略缓冲区。

哪怕汉堡地区的环境更恶劣一些,胜在簇有易北河水利之便,以及大量的萨克森移民之聚集。

如今萨克森人大规模依傍着易北河定居,他们比过去的时代居住更加密集,客观上柳多夫能更精准得统御麾下贵族们,若有战事也能更快的动员。

没人可以质疑科隆大主教哈德博尔德不够虔诚,但这位大主教很关注经济利益,以至于科隆城在他的治下成了一座手工业愈发发达的生产型城剩

那些虔诚的教士坚信人们应当苦修,生活中必须严禁高利贷,以至于所有的商业行为因涉及到贸易利润,均可定义为罪恶的高利贷。

但不做贸易很多物资就无法得到,商人没有利益经济活动就不可能。

科隆大主教断不会亲自插手经济活动,城里有着一批人充当教士们的白手套,遂保证了教士们的纯洁,也令科隆始终财源滚滚。

现在,这一情况正悄然间影响着北方。

汉堡主教座堂,北方圣人埃斯基尔的居所,当萨克森公爵柳多夫带兵南下后,他就成了这片地域事实上的统治者。

他是一位过于虔诚之人,遂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被封圣。

他无儿无女也不可能有子女,在汉堡城里的主教坐堂里兢兢业业办公。他年纪已经大了,剩下的时光用以训练年轻教士们办公、教化这一方民众扩大主信仰的影响力,再关注民生以将必要的十一税收上来。

埃斯基尔虽不想,他现在实际成为了公国的财政官。

当柳多夫还是威斯特伐利亚伯爵之际,领地内的税收工作就已经转包给了教士,现在成为公爵,地位更高的北方圣人为其总览地区民生、税务。

这反而给了人生趋于暮年的埃斯基尔放手一搏的机会,可以在这片地区继续着自己的梦想。

因为,埃斯基尔就是一位萨克森战争后被收养的孤儿,他是纯粹的萨克森族人,并在兰斯大教堂接受教育,之后的生涯就在北方世界闯荡。在他看来《福音书》为所有人提供了一种安定生活的方法,只要所有人都皈依主、按照戒律生活,人们非分的欲望被压制住,所有饶和平生活就会到来。

这是他坚信一生的事业,哪怕现在整个法兰克世界都在打仗,他依旧对此深信不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