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一前一后皆来投降?天也要灭曹仁啊 (第1/2页)
一前一后皆来投降?天也要灭曹仁啊!并州之战该写结局了!
晋阳城南,汉军大营。
“荀攸竟要归降于朕?”
刘备面露奇色,将手中那一道密信,展示给了众臣。
那是半日前,一名越城而出的黑夜人,自称是荀攸心腹,献上的一道降书。
荀攸称对曹操逼死叔父荀彧怀恨在心,又想着自己乃颍川人氏,种种权衡之下决意归降大汉。
除了他之外,城中亦有不少人对秦国失去了信心,在他的劝说之下,愿共同起兵举事,夺取南门放汉军大举入城,做为归降献礼。
看过荀攸的降书后,大帐内沸腾了。
“陛下,这是大好事啊,若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岂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晋阳!”
“这是天都在帮陛下啊!”
张飞激动万分,欣喜的大叫道。
“听闻那荀彧乃是不肯拥奉曹操篡汉,故而为曹操所恨,逼其服毒自尽。”
“荀攸乃荀彧侄子,因此对曹操怀怨恨也在情理之中。”
“何况荀氏一族乃颍川人,其根基在颍川,而颍川现下却为汉土。”
“于荀氏一族而言,想要继续维持其天下顶级大族的地位,重归大汉乃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便为无根之水,早晚没落。”
“荀彧为家族考虑,重归陛下倒也合情合理。”
法正替荀攸细细分析过利弊,亦倾向于相信荀攸来降。
刘备精神大振。
本来按照原先计划,要先以汉威炮,对晋阳城狂轰烂炸一个月。
炸到晋阳城防瘫痪,炸到城中秦军人心崩溃瓦解之后,再以二十万大军攻城,必事半功倍。
但只要是攻城,士卒的死伤自然是免不了的。
现下却不一样了。
若荀攸归降,里应外合夺门献城,便能以最小的代价速破晋阳,避免了将士们无谓的死伤。
这是大好事啊!
“丞相,你怎么看荀攸归降?”
刘备虽是欣喜,却仍旧保持着冷静,不忘征徇萧方的看法。
“照孝直的分析,荀攸确实有归降我大汉的充足理由,其归降的可信度倒也不是没有。”
“若如荀攸所说,三日后我们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晋阳,结束这并州之战,自然是最圆满的结局。”
“只是…”
萧方想起了历史。
曾经历史上,荀彧同样是为曹操赐以空食盒,在曹操的逼迫暗示下,被迫自尽。
但荀彧虽自尽,荀氏一族却并没有被清算,荀攸依旧得到了曹操重用,甚至得以善终。
当年的荀攸,并没有因荀彧被杀而怨恨曹操,依旧为曹魏尽忠。
萧方持怀疑态度。
当然,两者的具体情况,还是有所不同的。
历史上的曹操占据着中原,颍川一直在曹操的掌控之中,荀氏一族自然不敢因荀彧被逼死,就敢对曹操起了异心。
现下的颍川,却处于老刘的掌控之下,荀氏一族在秦国相当于无根之水。
这种局面下,荀攸为家族计,想要重归大汉,倒也不能说不合理。
只是合理却未必就合情。
留在颍川的荀氏子弟是亲人,身处秦国的荀氏子弟一样是亲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另外至关重要的一点是,秦国行九品官人法,大汉行的乃是科举制。
这两种选官之制,对荀氏一族的吸引力,自然也不能不考虑其中。
何况晋阳城内,除了荀攸之外,还有杨修这个搅屎棍,这厮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有这么多不确定因素,荀攸是真降还是诈降,就不是轻易能判断的了。
当下萧方也不隐瞒,将心中的顾虑,一一道了出来。
众将们的振奋渐渐沉寂了下来,人人都变的冷静起来。
“丞相的顾虑不无道理,荀攸是真降诈降,确实不能轻易断定。”
“只是,若荀攸是诈降,他目的又是什么?”
话音方落。
“启禀陛下,我们在东营俘获一名越城出逃的黑衣人,那人自称乃是秦将郭淮心腹,特有十万火急之事想求见陛下。”
郭淮!
刘备回头看向陈到,眼神中流露着对这个名字的陌生。
萧方却是一点不陌生。这郭淮乃曹魏后期名将,当年诸葛亮北伐之时,此人给诸葛亮添了不少麻烦。
再到后来,小舅子诸葛亮病死,姜维挑起北伐重任,郭淮和邓艾二人,一起成了姜维不可逾越的两座大山。
只是在眼下这个时间点,郭淮资历尚浅,还未能扬名天下,只不过是曹仁麾下一员不太起眼的副将。
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却在荀攸归降的关键时刻,同样派了心腹出城来见老刘,萧方敏锐的觉察到,这两者间必有联系。
“陛下,臣有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