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今夜月光似情人(13) (第2/2页)
以放羊倒也没有那么难,就连明微都在乡下看到过牧羊人悠哉悠哉跟在羊群后面的样子,只要拿着竹竿随便敲两下就能够控制整个羊群的移动方向。
人自然是最复杂的,为什么做个广播体操都能东磕西碰?因为不服从指令的可不是一个两个,甚至干脆动都不动的都有,当然,这是明微身边的状况,或许也有物以类聚的原因。
总之,放大到整个物种来看,服从规则的人类始终会是大多数,这是社会安定的根本,他虽然不做广播体操,不也老老实实待在学校吗?他虽然上班摸鱼,不还是在上班吗?因为服从规则符合自身利益,跟羊群的区别其实并没有多大,毕竟羊群效应、从众心理什么的显然常常用在人类自身上。
所以,规则框架下足够数量的简单个体之间的交互过程所表现出的复杂行为即是群体智能。
再由这些谈到人工智能,简单来说,一只蚂蚁没有智能,但一群蚂蚁有。
人脑中单独一个神经元没有智能,但成千上万就有。
量变引起质变。
那么只要使用技术足够先进、数量足够多的纳米芯片来模拟神经元,构筑神经网络,其中每个“神经元”再辅以大量数据深度学习,这么一来,一个至少理论上可行的人工智能最基本逻辑方案便诞生了,这也是整本书最终要阐述的东西。
当然,这里讨论的人工智能是指那种真正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工智能,而不是各大手机厂商内置的人工智障。
整本书由浅入深,再结合各种案例现象与大佬们的论文研究方向,分别细细解析,让人很容易理解各位大佬的意图。
明微是看了这本书才恍然发觉他的导师阿图罗研究员再怎么说也是组织的研究员,密大的生物学教师,甚至还是生物化学部的部长,其实已经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了,只是与各大教授对比总显得不太着调而已。
引发明微思考的是,克隆人在科学界是被禁止的,可如果创造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人工智能,那跟克隆人所触犯的伦理有很大区别吗?
还是说即便有理论支撑,这些提出理论的人并不会真正实践?目的只是为了创造出的人工智能依旧停留在机器的范畴,让机器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吗?
有机会可以问问他导师阿图罗,毕竟各种由机器人、仿生人引发的关于人性思考的影视作品可是经久不衰。
电影鉴赏课上,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他一个人坐在座位上,老师草草说了几分钟,开始应景播放有关机器人的电影,这是一部明微诞生那年上映的老电影,《a.I.》。
机器人大卫被莫妮卡作为孩子的替代品领养,他存在的使命就是爱他的母亲莫妮卡,可当莫妮卡的亲生儿子从医院归来后,大卫就不再被迫切需要了,后来发生一些意外,导致莫妮卡夫妇彻底决定抛弃大卫。
大卫记得莫妮卡妈妈给他讲过一个童话,故事里有一个蓝仙女可以将木偶变成人类,于是他哭着问莫妮卡等他找到蓝仙女把他变成人类后可以继续当她的儿子吗?
他渴望成为真正的人类,他希望母亲能够继续爱他。
明微小时候看过这部电影,而且看到这里和结尾时都留了眼泪,他甚至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大卫被父母抛弃吗?还是因为大卫最后“美梦成真”?
直到今天重温他才想起这回事,他已经把情节忘得差不多了,却记得眼泪,他重新当成一部新电影来看,或许因为本来就难过所以看什么都感伤,眼泪好像总有自己的想法,会在你想要隐藏的时候揭穿,好在明微最多只能被揭穿一半,而且没人注意到他。
明明跟人类毫无区别啊,会开心会难过,有自己的思想,难道就因为他是机器制造出来的所以不是人吗?是他们激活了大卫的情感程序,后来又狠心抛弃,他连选择的权力都没有。
就像电影开始就有位黑人妹子提出了她的观点,问题不是制造会爱的机器人,而是人类能不能真正爱他们。
电影落幕,他仍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周围人群离散,与他不同,大家都有处可去,灯光亮起,过了很久又熄灭,他才起身发现天色渐晚,时间很快过,无论如何夜幕总会降临。
浑圆的月亮悄然攀上夜空,铺洒静谧的银辉。
明微走出了教学楼,举头望明月,今天是中秋节欸。
回望往年许多节日,其实大多都是一个人过的,与眼下没差,只不过换个地方孤独。
看月光倒映在心形湖里,有鱼儿在水中雀跃,把光影扰得粉碎。
它们好像很快乐,明微不由得这么想。
他看了眼死掉一般安静的手机,日期似乎有些熟悉,片刻后他终于想起了陈璃画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