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攻心为上 (第1/2页)
徐州城上,清军士卒,忙碌的搬运着器械。
豫亲王多尼站在城头,看着城外绵延的军营,神情凝重。
多尼乃是多铎之子,被阿济格派往徐州镇守。
徐州地处明清对持前线,清军在徐州、归德、海州三地,部署了十万大军,三成以上的兵力,驻防于此。
“王爷,明军三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恐怕很难守住徐州,必须求援啊!”部将金之俊忧郁道。
虽说东清三成以上的兵力,都布防在徐州,但是面对城外的明军,城中的清军实在没有信心。
多尼也想求援,关键是阿济格根本不给他援兵。
三十万清军,十万驻防河南,掌握在尚可喜、耿仲明手中,而河南地处清、周、明三股势力交界地带,需要兵马驻守,两顺王根本不会全力营救。
剩下十万清军,则在京师周围,要防备明将谢迁,自关外杀入,而且阿济格似乎打定心思逐城坚守,所以不会派遣兵马救援。
多尼对这个逐城坚守,拖延时间的战略,极为愤怒。
在这个战略下,清军可能拖延时间,坚持到周军出兵,但最后是否获胜,绝对与地处前线的徐州,也与他没关系了。
不过多尼虽然愤怒,却不能告诉属下,于是只能安抚道:“明军寇城再即,打起精神来防守!本王已经向皇上和两顺王请援,援兵会来的。”
多尼拍了拍部将们的肩膀,然后大步走下城去。
……
明军近四十万大军,兵分三路伐清。
谢迁率领三万明军,出辽中,威胁山海关。
郭忠、郑成功率领两万水师,沿海而进,逼近大沽口。
赵铭则率明军主力,三十余万众,沿着大运河,进抵徐州城下。
徐州乃是淮北重镇,清军在此经营十余年,城池异常坚固。
这时,明军扎下大营,赵铭遂即领近百骑,飞驰出营,来到徐州城下窥视城防。
李定国、金声桓等将,看着徐州城,不禁都感到震惊。
城墙之高,护城河之宽,城墙防御之完善,只怕可与武昌、南京并肩。
赵铭领着众人,打马绕城,发现徐州城周长至少十余里,且城墙经过改造,是个铳城。
这样的城池却时比较难打,不过赵铭却势在必得,三十余万大军,火炮数百门,若拿不下徐州,那还谈什么北伐,谈什么收复北京。
赵铭与众人窥视一圈后,奔到一处山丘上停下,远眺徐州重镇。
赵铭见身边众将,神情有些凝重,遂即以马鞭指着徐州,大笑道:“建奴于此经营十余载,城坚河宽,防御完善。不过,在孤看来,破此城易耳!”
“就如殿下所说,徐州城被清军经营十余年,城防完善,又有重兵把守,打这样的城池,应该极富挑战,为何殿下说容易攻破?”金声桓不解问道。
赵铭看了众将一眼,有疑惑,有沉思,还有几人似乎明悟,于是笑道:“定国!你可知缘由?”
李定国道:“臣以为破城的关键在人心!”
赵铭满意颔首,“不错!徐州虽然坚固,但是需要人来防守!孤看阿济格布置,便知破城不难!”
金声桓等人,还有些不解,“殿下的意思是城中会有变故?”
赵铭微微一笑,拔动马缰,“回营再议!”
当下,一群人呼啸着奔回营地,赵铭翻身下马,抱着头盔,大步进入帅帐。
三十余万大军,几十万民夫,驻扎在徐州城外的旷野里,军营延绵几十里,声势浩大,一杆高达五六丈的木杆上挑着一面金边红底大旗,上面一个巨大的“赵”字,这是赵铭的王旗。
王旗下,就是赵铭的帅帐,占地足有两亩。
这时赵铭进帐,参军张家玉已经布置好了沙盘,领着诸多参军行礼道:“殿下!”
赵铭看着沙盘,摆了摆手,“动作很快嘛!”
“兵部在扬州时,就已经做好,臣等只是组装而已!”张家玉笑道。
赵铭将头盔递给王双,然后走道沙盘前,扫视一变,城池、河流、清军兵力分布一目了然。
“张参军,给大家说一说吧!”赵铭双手撑住沙盘上,众将也立时围了过来。
张家玉遂即拿起木条,指着沙盘道:“殿下,诸位将军,据军情司的情报,建奴兵力总计三十万。十万在洛阳一带,十万在河北,还有十万在徐州一线。而我军分为三路,两路偏师,一路由谢都督率领三万大军,逼近山海关,一路由延平王、郭都督率领两万水军,沿海而进。殿下与我等为主力,三十余万大军,兵临徐州城下!”
张家玉顿了顿,继续说道:“臣具体说一下,徐州一线的建奴军力布置。十万建奴,六万驻防徐州,两万在归德,还有两万在海州。三城相互支援,徐州居中,最难攻打,归德和海州的城防,则相对弱一些,但是建奴经营十余年,想要攻破,也并非易事。”
赵铭道:“说一说阿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