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度田令,其实是个半吊子的制度。(5300字求订阅) (第2/4页)
但让他们郁闷的是,他们可不能自降身份,跟这种傻叉抬杠。
所以此刻,大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陈通身上,对付这种人,这是陈通的专长啊。
人妻之友:
“陈通干他!”
“要让这些吹刘秀的人彻底死心。”
“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炎黄的制度!”
…………
宋徽宗则不以为然,我就是在耍不要脸,你又能怎么样?
而李世民,岳飞,崇祯等人也为陈通捏了把汗。
虽然他们相信陈通的实力,可他们此刻的能力却完全找不到反驳的角度,
你怎么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去阐释这件事情呢?
你根本就无法让人信服啊!
但陈通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宋徽宗心态都快崩了。
陈通:
“说一句实在话,其实要证明【度田令】的失败,那简直简单的就跟1+1=2一样,
知识水平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被人蒙蔽。
你去找一个曾经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老农民,你只要给他讲一讲刘秀的【度田令】,
然后你要是在老农民跟前吹刘秀的【度田令】成功了,
老农民的大门牙都能让你笑掉了。
你信不信?”
………………
真的假的?
朱棣瞪大了眼睛,刘秀的【度田令】就这么容易被人戳破吗?
连老农民都能发现其中的猫腻?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只能说,这造假的也太不专业了吧,”
“连老农民都骗不过?”
而宋徽宗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羞辱,啥时候他一个堂堂皇帝的见识还不如一个农民呢?
最美瘦金体:
“放屁!”
“我会不如农民?”
“农民能知道什么?”
………………
陈通笑了。
陈通:
“这就是见识的问题了!
没有亲眼看过草莓的生长环境,有的人还以为草莓是在长在树上呢。
术业有专攻。
老农民为什么能一眼看出刘秀【度田令】的问题呢?
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的农民基本上都参与了土地分配。
人家一个村的村长对于如何分配土地,都比你们这些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要清楚的多。
因为人家当时就是干这个工作的。
你清楚吗?
真正的土地改革其实要分成两个步骤,
而刘秀仅仅才完成了第1项工作,第2项工作他连碰都没碰。”
………………
不可能!
宋徽宗是一点都不相信,别说是他了,就是很多没有参与过真正土地改革的皇帝,
此刻也被陈通给说蒙了。
刘秀真的只执行了土地改革政策中的第1步吗?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那只要清除了土地改革的分配流程,岂不是就可以看出刘秀的【度田令】是一眼假吗?”
“我的个乖乖,原来事情竟然这么简单?”
………………
吕后,汉武帝等人都笑了,这就叫做见识!
很多见识并不是因为你学识有多高,而是取决于你到底有没有亲自去了解过。
所以古人才有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第一太后(炎黄第一后):
“怪不得,现代的历史学家如此统一口径。”
“就是因为人家都清楚,刘秀的【度田令】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人家可都是参与过曾经的土地分配,”
“不像古代的史官,十指不沾阳春水,一心只读圣贤书,”
“涉及到农业的有关知识,那基本都是傻子。”
…………
刘秀眼中满是痛苦,自己【度田令】的失败,在陈通那个时代,竟然都被老农民都可以一眼看出吗?
到底是自己的见识少呢,还是陈通那个时代的农民见识太高了呢?
而此刻的宋徽宗一百个不相信,他就不信自己堂堂的皇帝还不如农民?
这简直太打脸了!
最美瘦金体:
“好好好,我就看看你陈通怎么吹牛逼?”
“你竟然说老农民都能看出【度田令】的门道。”
“那你说说,土地改革分为哪两个步骤?”
………………
这当然要满足你了!
要不然你总是去吹刘秀的【度田令】。
陈通:
“土地改革,真正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1个步骤,是去丈量土地和清查户籍。
第2个步骤,那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