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和为贵 (第2/2页)

若是张恃不掏钱,今日别想从此回书院的架势。

“什么叫我才肯罢休啊,怎么,朱先生,难道救济灾民也让朱先生看着不满?”叶青看着张恃阴沉着脸开始掏银票,这才跟朱熹向一旁较为僻静的地方走去。

看着热闹非凡的赈灾场面,一个个灾民满足兴奋的样子,叶青笑着淡淡道:“朱先生,叶某不是没有给你机会,但你却是认为先来者必先得,但你是否忘了,在这北地,任何事情没有我叶青同意,任何人在此都将寸步难行。”

“你到底想怎么样儿?”朱熹沉声问道,看着眼前灾民那端着饭食满意的样子,他自然是很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但若是这些原本为民的事情,却是牵涉到了尔虞我诈,便是他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当作手段来对付他人。

书生终究是有良心底线、原则的,而身为纯粹的政客,显然心里就没有这样的底线,所以朱熹虽然比叶青先到曲阜,但比起毫无底线,任何事情都能够利用的叶青来,自然而然的就落入到了被动的境地当中。

“很简单,你们自己出钱修缮,但……还是那句话,倡议发起之人乃是我叶青。”叶青笑着扭头看着朱熹问道。

“所以叶大人一分钱不出也要拿下这份声望了?”朱熹冷声问道。

“不然吧?这不,今日这赈济灾民的场面难道不需要钱吗?何况……若是朱先生答应的话,叶某倒是可以相赠一份礼物于你,保证让你在生人面前理直气壮。”叶青给了朱熹一丝希望说道。

“叶大人不妨先说说看。”朱熹沉吟了一番后,慎重的说道。

“朱先生当该是视名望如浮云,为圣人建庙立堂才应该是真正的目的,叶某人便看在朱先生对圣人的一番赤诚上,为孔庙增地两百亩,如何?”叶青目光望向远处,只见此时,从书院里出来的书生越来越多,甚至一些人已经不动声色的夹杂到了领吃食的队伍中。

“叶大人此言当真?”朱熹心头一震,若是叶青不食言,那么……这绝对是一个让他无法拒绝的巨大诱惑。

历朝历代向来有增地扩建孔庙的传统,而到了金人手里,不过是象征性的修缮了一番而已,根本不曾进行过大面积的修缮等等,更别提扩建了。

所以若是叶青愿意增地于孔庙,那么于朱熹等人而言,绝对是一个让人欣喜若狂的好事儿!

而增地一事儿对于叶青来说,根本是无所谓,大量的百姓因为这几年的黄河泛滥,要么从山东路北上逃荒,要么南下乞讨,如今即便是有百姓叶落归根,但终究是一部分而已,还是有些人,更愿意把立身之地扎根于其他地方,所以如今大量空置出来的田地,便能够让他来做人情了。

当然,这些对于叶青来说,不过是顺水人情了,毕竟,后来的几朝也都曾经给孔庙增地过,如今叶青不过算是其中之一罢了,也根本算不上是占用百姓耕地。

“容老夫回书院跟其他人商议一番,晚些给叶大人答复可好?”朱熹深吸一口气说道。

“那是自然,我……其实并没有朱先生想象的那么着急。”叶青看着朱熹神情松动,也跟着叹口气道:“其实……朱先生大可以不必对叶某抱着如此之深的敌意。这两日来,叶某也是思来想去,朱先生为何没有出现在临安,反而是出现在了曲阜。虽然说,朱先生修缮孔庙的举动光明磊落,但朱先生……当年你也曾经在地方为官过,也曾遭受过同僚、御史无中生有的弹劾跟攻讦。所以朱先生也应该了解朝堂之上的争斗有多么的凶险,更应该明白,若是一个不小心踏错一步,轻者便是被人利用,重则便是身败名裂,朱先生,想必你对此应该深有同感吧?即便是如今的临安,在一些文人士子的嘴中,依然是流传着一些不利于朱先生的言论。所以叶某在此真心诚意的奉劝朱先生一句,有很多人小心谨慎、光明磊落了一辈子,但到最后却是落了个晚节不保。朱先生学富五车,想必不用叶某提醒,都知道这历史上有多少圣贤到了晚年之后,却成了天下人嘴里的笑柄吧?”

朱熹静静地看着叶青的眼神,他仿佛是第一次认识叶青一般,那双深邃的眸子里,没有丝毫的狡诈,只有满满的坦诚。

“容老夫想想,老夫先行告辞。”朱熹深吸一口气,微微点头后,便带着不远处那两个出了不少银子赈灾的倒霉蛋,向着书院里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