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六章 初见成效 (第1/1页)

军工厂在淮南郊区八公山下,这里离日军占领区相对较远,比较安全。淮南现在已经成为安徽的重工业中心,从长江沿岸各地中小型铁矿通过铁路运来的矿石在淮南变成了铁水。再变成各个行业需要的钢铁,钢铁厂就建在淮河边上,这里不仅水资源丰富,而且煤炭几乎用不完。在钢铁厂的周围密布着一些新建的机械厂,南面则是化工基地,发展委员会第一期规划中的硫酸、硝酸和苯等工业已经建成投产,但是规模不大,产量不多,只能勉强供应军工厂的需要。

其他的冶金工业也分布在淮南附近,由于严重缺乏原料,产量更小。

在市区中心,是发展委员会科学家们建立的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建立是陈际帆的主意,为了集中科技资源,陈际帆让科技工作者全部集中在一起,实现、科研资源和成果共享。

陈际帆带着警卫排一路驱车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他没有任何心情进去,因为报告上的数据让他感到很失望,作为一个军人,此刻他也许更能体会一个国家在重工业方面的落后和战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他觉得自己的部队就像是美国人的雇佣军,人家出枪,自己出命。不行,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枪械工厂的陈茂昌总工程师没有来迎接这位最高首脑,因为他正在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新型步枪的仿制工作,这还是一年多以前陈际帆交给他的任务,这个任务一直都是在绝密情况下进行。不管是人员的遴选还是研制过程都要受到情报部门鹰眼的严密监控。

陈茂昌对自己团队的创造力感到非常满意,因为总司令给他的样枪很多地方使用了非常先进的材料,他们目前根本不可能仿制,但是他的团队却能抓住主要矛盾,对该步枪的主要结构和原理进行认真仿造,对枪托、弹匣等其余部件以自己的生产条件

为优化阅读体验,本站内容均采用分页显示,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目前我们能够自制的,就只能是步枪弹,所以这款步枪使用的是这种弹药,它的有效射程为300米,它的火力大,适合短兵相接,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经久耐用。可以在半自动、全自动的情况下自由转换射击状态。缺点是,我们在枪管和内部的一些部件上由于材料缺乏,无法维持该枪的强度。”

“已经不错了!”陈际帆说,“这第一款就做成这样的水平,你们很了不起,今后随着咱们科技和工业水平的提高,我相信枪械会越来越好,产量怎么样?”

“为了保持精度,现在还无法事先大批量生产,不过,我们有信心达到每个月生产500-600支的水平。”陈茂昌一脸兴奋。

陈际帆让两个警卫员和他一起到试(本章未完,请翻页)